往生之路 11

這次要和大家探討的,就是作為淨土的行者,修行最切身的問題。有三大問題:一、我的心應當安在什麼地方?二、我該怎樣來發起淨土的修行?三、我應當怎麼來做淨土的行業?

這是最切實的淨土實修上的問題。以往我們也學了很多教理,現在關鍵是要知道,我們在淨土上怎麼安心、怎麼起行、怎麼作業,這牽涉到具體的操作。

按照彌陀化身善導大師在《往生禮讚》中極其重要的開示,那裡明確指示了淨土行者該怎樣具足三心、五念、四修的內涵。這就是淨土實修上的法則,是依據世尊說的「淨土三經」、天親菩薩造的《往生論》等所提出的淨土實修上的要領,也是照耀千古的淨土法道上的明燈。

接著依照大師的指示,我們依次來認識怎樣在心上發起這些重要的內涵。

一、三心

切實的問題是,我們所希望的就是今生決定能往生西方淨土,而往生不離開正因,那在我們心上應當具足什麼樣的正因呢?按照《觀經》的指示,應當具足三心。如果具足,就決定往生;如果三心裡面缺三個、缺兩個或者缺一個,就決定不能往生。所以,對一個志願今生決定生到淨土的行者來說,首先就要檢查自己身上有沒有三心的內涵。

「三心」:一、至誠心;二、深心;三、回向發願心。雖然大德們對此各有自己的解釋,但這裡主要依據善導大師的指示,來切實地在緣起上體會,什麼樣的心叫做「三心」?我身上有沒有三心?要知道,「三心」和後代祖師所說的「信願行」是一個意思,其實這三個心裡面就有信願行的內涵。

(一)至誠心

指身業禮拜阿彌陀佛,口業稱揚讚歎阿彌陀佛,意業專念觀察阿彌陀佛,凡是起身口意三業時,都一定真實,這樣叫做「至誠心」。

這裡要知道,任何淨土上的修行,在緣起上都要真實,不能有一點虛假。也就是,當我們的身體拜阿彌陀佛的時候,是真心在拜;當我們的口在讚歎阿彌陀佛的時候,是真心地讚;當我們的心在憶念阿彌陀佛的時候,是真心地念。在這樣的真心當中,沒有虛假的成分。由於心是真實的,修行也就是真實的,緣起就是真實的,這對應三資糧中的「行」。

(二)深心

深心就是真實的信心。相信我是個具足煩惱的凡夫,善根很少,流轉三界而出不了火宅;同時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,以及稱念名號下至十聲、一聲等,決定能夠往生,對此沒有一念懷疑,就叫「深心」。

這裡對於信心有各種解釋,從緣起最切實的點上來說,有兩條:一、相信自己沒有力量出生死;二、相信阿彌陀佛具極大的神力,只要至心十念,一定被攝受而生到淨土。這兩個信心和合起來,那就產生了發起願欲的根源,因為他的認識已經到這個深度了。

也就是,在出生死的道路上,假使單憑我自己的力量去修的話,那從無始劫的狀況來看,的確煩惱的力量非常大,善根又小,一向以來都流轉在三界的種種生處裡,沒法超出三界火宅,從中可以看到,單憑自己的力量,長劫難出生死。另一方面,又知道阿彌陀佛因地發了極廣大的誓願,而且現在已經成就,他達到了無上果位,的確有最大的攝持力。特別是他的第十八願說到:眾生只要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下至十念,如果不生的話我就不取正覺。這樣就對於佛的無上神力發生了非常深的信心,這就成為建立淨土誓願,以及發生淨土修行的根源。總之,對此連一點點懷疑都沒有,特別相信這個佛力加被的法門,相信這個不可思議利益的法門,這樣發了深度的信心,就叫「具足深心」。這對應三資糧中信心的成就。

當已經確信彌陀的誓願威神,的確能讓我一個長劫憑自力難以出離輪迴的人,下至十念、一念就能超出,從此高登淨土,得不退轉,再也不落生死,能夠直線成佛,這樣的話就開始建立誓願,會有第三個心的內涵。

(三)回向發願心

這是指,所作的一切善根都回向誓願往生極樂世界,這叫「回向發願心」。也就是,行者內心的願已經發生轉變,他的方向完全轉移了,不再求生死中此生來世的法,而是一心要往趣西方。

就像一個人已經發心,決定要去某個國家開創事業。那個國家非常好,他的心已經全數歸向那個國家,以至於他所有的事業、財產等全部歸趣那邊了。同樣,如果一位淨土行者已經在深心的基礎上建立了淨土的誓願,那他心裡會非常明確:這是一個永苦永樂的分界之處,而且,以一個極其簡易的條件,就能實現永世的大利益。他就是要仰仗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誓願威神,一定要以自己的願跟彌陀的願和合起來,念念往那邊趣向,這樣的話就和彌陀的願合在一起了。因此,他時時有非常強烈的願,毫不猶豫。產生了這個決斷以後,在他這一生中,日日夜夜所作的任何善根,都極其猛利地願回向到極樂世界。如果有這個願的內涵,就叫「具足回向發願心」。這是三資糧中願的狀況。

反觀自心

這樣具足三心,就決定往生;缺少一心,就決定不往生。也就是信願行三資糧缺一不可。

當明確了這個要害以後,我們一定要檢查自己的心,是不是具足這樣的深心,覺得這一生解脫就靠這一條路了,我的歸處就是一個阿彌陀佛,就是一個極樂世界?如果有這樣深度的信心,那就具足了信。在此之上,覺得自己所有的善根全數要往那邊會歸,不作第二種想,對於輪迴此生和來世的事情沒有一點嚮往,那麼就具足了回向發願心。有它的狀況,就是什麼樣的善根都往那邊投資,都有猛利的欲,自己心裡會作意:我的這個善根一定要回向往生極樂世界。那麼就具有了回向發願心。有了這個內涵,平時在修集淨土資糧時,對於阿彌陀佛下至一拜、一供、一稱、一念等等,全是真實心作出來的,它就成了真實的行。

這非常簡單又非常明確,就是在自己心上能看出有沒有三心的內涵,或者具不具足信願行。那麼這樣了解了以後,我們就要時時地在心上去判定、去掌控,由此把握住往生的正因。

 

二、五念門

行者把握了三心的內涵以後,又要知道在日常中怎麼運身口意,全面地進入到淨土的道中,那就要修五念門。

天親菩薩所造的《往生論》,歸攝了淨土三經的要旨。透過身業禮拜、口業讚歎、意業憶念觀察,以及作願、回向這五種門徑,一直通到淨土的深處。所謂去淨土,就是用自己的心去。發出來的作業,就是身、口、意三個方面,都一直在往生淨土的緣起上不斷地修作,當集聚到量的時候就決定往生,以緣起無誤並且具足的緣故。

那麼,作為一個求生淨土的行者,一定要知道在自己的身心上去把握,在自己的身心上不斷地修作往生的因緣。這上面一定要內涵上沒有錯誤、在量上具足圓滿,這樣因緣一和合就決定往生。

(一)身業禮拜門

這是指一心專注地恭敬合掌,用香花供養,禮拜阿彌陀佛。「禮」,就是專門禮拜阿彌陀佛,一直到生命結束為止,不雜其他的禮,所以叫「禮拜門」。

也就是,身業上一心緣著淨土的主尊阿彌陀佛,然後至誠地禮拜。由於一心專注,恭敬禮拜阿彌陀佛的緣故,就和阿彌陀佛的心相合了,然後為佛願所攝而成了往生正因。這就是強調專一、強調殷重、強調至誠。因此,供養的時候要盡心盡力地供很好的香、很好的花等等,全數供養阿彌陀佛,然後,至心地去禮拜阿彌陀佛。

因為全蒙佛的恩德,才能夠速疾脫離輪迴,生到淨土,受享不可思議的無漏大樂,開發出無邊的功德之海,解脫和成佛的恩德全在彌陀上,因此至心地去供養、禮拜。自身認為,我就是要歸命西方大導師阿彌陀佛,為此我要發出誠心來禮拜、供養,這樣就與彌陀的心相合而能成就。這樣的修行一直到這一生最後一刻為止,不雜別的禮,因為在一佛中攝了一切佛,在一法中攝了一切法的緣故。

這樣專注地修禮拜門,當然與佛越來越相應、越來越感通,信心、恭敬也會越來越強,這時就直接在佛的攝持當中。為什麼要專一地禮拜?也是因為把心力匯聚在一點上,容易出現信心的火花,出現與彌陀緊密地相應,而與佛的聯絡越來越深,從而被佛所攝而生到淨土。

(二)口業讚歎門

專心地讚歎阿彌陀佛色身的相好光明,一切西方聖眾色身的相好光明,以及西方佛國裡的一切妙寶莊嚴、光明等等,能發起這樣的修行,叫做有口業讚歎門的修行。

作為西方行者,應當發起語言的運作,專心地讚歎極樂國土的三大莊嚴:佛莊嚴、菩薩莊嚴、國土莊嚴。這一門的修行要具體化。也就是,心專門去讚歎阿彌陀佛色身的相好和光明。就像《觀經》所說,彌陀具有六十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的極殊勝報身,在這個身上有八萬四千相,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,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,光明無障礙地照到十方無央數的國土,攝取一切念佛眾生的心。諸如此類,讚歎佛的功德。接著,要讚歎西方極樂世界菩薩海會的功德。比如,具有無量無數的一生補處菩薩,或者諸菩薩具足智慧、慈悲、神通、總持、三摩地等無量的功德,去讚歎這些聖眾色身的相好、光明等等。再者,要讚歎極樂國土的五塵莊嚴,也就是一切寶樹、蓮池、宮殿、羅網等器界中的莊嚴、光明等等。

就像這樣,由至心地讚歎西方國土的三種莊嚴,就會發生真實的欣樂之心。這是心上的緣起,不斷地去讚歎這種功德的相,就會發出至心欣求往生的心,這樣就能充分地跟西方淨土相應。

另外,《往生論》裡將讚歎歸在稱念佛名上。專心地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這句萬德洪名,這個名號裡就有無量光、無量壽等佛的萬德,至心地念佛也就等於在讚歎佛。

(三)意業憶念觀察門

專門地憶念觀察阿彌陀佛,以及西方一切聖眾色身的相好光明、國土的五塵莊嚴等,就像經中所說那樣。這裡的觀察就是心一直繫在西方,就那麼憶念、那麼想,那麼一條條地在心裡現。唯一除了睡覺的時候,恆時都是憶念西方,都是想西方,都是在觀察西方殊勝的功德莊嚴等等,這叫「觀察門」。

也就是,我們的心不是去念輪迴世間裡的聲色五欲、名譽地位等的人天福樂,絲毫都不去想它,也不想輪迴染污世間各種煩惱的事、造業的事、受苦的事,而是一心去想清淨國土。除了睡覺之外,心一直都在想阿彌陀佛的功德、恩德,極樂世界聖眾色身的相好光明,國土裡色聲香味觸的無量功德莊嚴。

這樣觀察,讓心一直起這種憶念和觀察的運作,那心就真實地跟淨土的境相相應了。由於心長時間不斷地繫在西方的緣故,淨業會越來越熟。由於觀察的力量,心就被直接引到西方去了,一心就在西方。而且,由於觀察得越來越明了,對於西方的清淨莊嚴、此世界的污濁苦惱,心裡會現得越來越明顯。伴隨而來的信心、願心、一心往西方修作、跟阿彌陀佛相應等等,全方面的善心都會起來,所謂的信心會起來,欲會起來,精進會起來等等,這就使得全數的心開始往那邊傾向。這就是由憶念觀察,會出現非常強大的觀念。

(四)作願門

無論在白天還是晚上,總之一切時、一切處,身口意三業、行住坐臥四種威儀所作的一切功德,無論初中後,都在心中真實地作願:「願生西方極樂世界!」在任何時候都要去修作這個願。以這樣的門徑,就使得願越來越深,集成一個唯一的大願:「此生決定生極樂世界,由此解脫,由此成佛!」這樣緣起就專一地趣向極樂世界了。

這也如同《普賢行願品》所說:臨命終的時候,身體的根要壞掉,妻子兒女等的眷屬,產業、豪宅等的財富,沒有一個會跟隨;只有這個願王攝著自己的心,一剎那頃往生極樂世界。那麼目前我們就要修這個作願門。總而言之,白天、晚上,身口意四威儀裡修什麼樣的善根,都在心中真實地作願:「我要往生極樂世界!我的這個善根就是要成熟在往生極樂世界上!」這樣不斷地修作,就會集成一個最極強大的誓願。在臨終命根壞掉的時候,這個誓願也不會散壞,這個願的力量會攝著心直下生到極樂世界。因此,要透過作願門駕馭心的方向,使得它如箭射般直趣極樂世界。

(五)回向門

包括兩種:1.往相回向;2.還相回向。

回向又有兩步驟:一、隨喜;二、攝持善根,以猛利欲來作回向。

1.往相回向

指自己這一次修的善根,然後匯集起全法界量一切聖者凡夫所修的所有善根,自己心裡起隨喜的心,如獲至寶般:「法界裡一切十方三世聖者凡夫所修的任何一種善根,那都是最好的,因為發出了善,這是真實的至寶!」像這樣,對於全法界所有聖凡善根的量,起一個大的隨喜心。

之後,把這個隨喜的善根和自己的善根匯合起來,全數地與眾生共同回向往生極樂世界。也就是要想:「就在這一剎那間,全法界的所有眾生和自己,都共同要生到極樂世界!」所謂「普願沉溺諸眾生,速往無量光佛剎」。

2.還相回向

在這個基礎上,猛利地用欲樂一直推進到盡未來際的方向。也就是,剛才已經回向自己和全法界眾生都往生極樂世界之後,又要把這個善根回向到往生以後,一直到盡未來際之間:「願法界裡的所有眾生生到極樂世界以後,迅速得到六種神通,然後回入生死教化眾生,一直到盡未來際為止心無厭足,直至成佛。」這是還相回向。

這裡要明確,所謂的普賢十大願王導歸西方極樂世界,就是表明,普賢願王是通過往生極樂世界來現前而實現的。這樣的兩種回向,實際就是《普賢行願品》偈頌裡,從「願我臨欲命終時」一直到「速往無量光佛剎」為止。整個願文的內涵,有臨終無障礙見佛,速疾得到往生,這是往相回向;之後一生到彼國,蓮花一開就親蒙佛授記,然後智慧廣大遍十方,普利一切眾生界,一直到「我願究竟恆無盡」等等,這是還相回向。因此,這兩段回向實際就是《普賢行願品》裡的大願。

五門與三心合,一切行業都成了真實的淨土行業

以上運用身語意來修五種往生的門徑,假使具足這個內涵,就一定往生。其中每一門的修行都要具有至誠心、深心和回向發願心。也就是當修作的時候,完全是從真實的心中作的,沒有絲毫虛偽。再者,就是基於一個信心,想:我自身是難以出生死的,但是,阿彌陀佛的誓願威神極其不可思議,只要跟他相應,下至至心十念都一定往生。以這個深度的信心,就一心想修這個法,這是具信心。之後,任何的修作集成的資糧全數都往極樂世界回向,而回向又包括近期的往相和遠期的還相兩種誓願。

像這樣,五門修行不管多或少,如果跟三心匯合的話,全部叫做「真實的淨土行業」,修一個就是一個,修十個就是十個。也就是,如果我們能把握三心五門相合起來修,那日常修多少,就成了多少淨土的業,沒有一點虛假,這就是由於緣起上完全相應的緣故。